最新消息:首页公告!

机器学习与反事实推理融合的镉污染修复决策框架:基于铁膜调控的预测优化与成本效益分析

浏览 共有条评论 关键词:智慧医疗
新搜索营销

编辑推荐:

  这篇研究通过整合机器学习(XGBoost/SHAP)与因果推理(结构方程模型/反事实模拟),构建了铁膜介导的稻田镉(Cd)污染修复决策框架。基于76组土壤-水稻样本数据,量化了关键驱动因子(如有效铁300-400 mg/kg、pH>5.5)对稻米Cd累积的贡献(铁膜降低根部Cd吸收38.6%),并结合区域经济分析(如Na2SiO3调酸收益)

 

Highlight

本研究以铁膜介导的镉(Cd)固定为模型系统,提出了一种融合机器学习与因果推理的决策框架,用于稻田Cd污染的主动修复。通过分析76对土壤-水稻样本,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和SHAP值分析从31项理化与微生物指标中筛选出6个稻米Cd累积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构方程模型显示,铁膜使根部Cd吸收降低38.6%,主要受有效铁(贡献率41.9%)和pH(37.7%)调控。反事实情景模拟进一步量化了将稻米Cd控制在0.2 mg/kg以下的阈值组合:有效铁300-400 mg/kg且pH>5.5。湘潭县五乡镇的经济分析表明,高本底铁含量区域施用FeSO4可获1.37×106 CNY/km2净收益,而酸性区通过Na2SiO3调pH则可达2.68×106 CNY/km2。该框架将预测分析与成本效益评估结合,为污染修复提供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设计”的新范式。

 

Conclusion

本研究以铁膜调控为例,成功开发了融合修复效果预评估与经济收益的预测框架,解决了传统修复技术依赖事后验证的局限性。通过机器学习与因果推理的协同,量化了关键因子贡献并优化了区域特异性修复方案(如FeSO4或硅酸钠的选择),为镉污染稻田的精准治理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经济性的决策工具。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稻米养活了全球过半人口,但Cd污染威胁粮食安全与健康。传统修复技术成本高昂且耗时。我们提出的机器学习-因果推理框架,通过铁膜介导的Cd固定机制,锁定关键驱动因子并优化修复条件,实现了镉污染稻田的高性价比预判式治理。

转载请注明:可思数据 » 机器学习与反事实推理融合的镉污染修复决策框架:基于铁膜调控的预测优化与成本效益分析

免责声明:本站来源的信息均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或转载于第三方平台,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elon368@sina.com

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服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手机广告位-内容广告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