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抖音正在大规模推广自家的子产品:豆包AI、汽水音乐、抖音商城、红果短剧、抖音精选等等……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幕后小程序”和“衍生平台”也正在逐步上线。
注意,这可不是零散布局,而是一场有计划、有节奏的超级行动。抖音正在悄无声息地将我们导入它打造的“超级生态圈”中。而这一切的背后,也是它对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全面出击”。
抖音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用平台本体为子产品输血导流,这些产品可以不赚钱,可以免费,可以补贴,只要能抢走别人的市场份额,它就算赢。这种打法,在商业上确实高明,但对同行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降维打击。
就像古代打仗,别人要征兵备粮、兴师动众,抖音却直接从自己这座“超级军营”里源源不断输送流量、资源、曝光。你怎么打?
有人常说:“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抖音的做法更进一步,它不止有一个大篮子,还能像聚宝盆一样,从大篮子不断“复制”出新的鸡蛋,然后装进新篮子里。
原本只有一个“抖音短视频”;
现在,有了“汽水音乐”抢占网易云、酷狗;
有了“豆包AI”对标百度文心;
有了“抖音商城”挑战淘宝拼多多;
有了“红果短剧”掀桌优爱腾;
有了“抖音精选”分流B站用户;
甚至曾经的“西瓜视频”也被回收重组,直接“并入主端”。
原本只有一个短视频“大篮子” 的抖音,如今变成了 “一大篮+无数小篮” 的生态矩阵,这种流量复用的商业操作,确实展现了惊人的战略定力。
当然,抖音不只是简单入局,而是把各个赛道的选手打得节节败退,靠的就是一个平台垄断带来的压倒性优势。
案例一:AI领域,百度“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百度文心一言是中国最早的AI大模型之一,最早发布、最早开放、最早测试,但现在呢?很多普通用户压根没听说过,反倒都在用“豆包”。
原因很简单:百度没有流量阵地。
百度不能在抖音上投广告,抖音也不会给它曝光。于是,百度的努力成了“沉默的角落”,而豆包靠抖音的一句“来试试豆包AI吧”,就赢了大半市场。
案例二:音乐领域,用“免费”撬动用户习惯
曾经的在线音乐三巨头:网易云、酷狗、QQ音乐,各有定位,各有死忠。但当抖音发力“汽水音乐”后,局面开始动摇。
免费听歌;
送会员;
看广告再续费;
AI推荐算法精准打击;
加上平台流量轰炸式导流……
尽管汽水音乐版权不全、资源受限,但用户依然愿意用。因为“免费”是中国市场的最大的杀器。未来,会员收费、广告加码,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案例三:影视短剧领域,“红果”两年两亿用户
红果短剧,用“土味”“狗血”“爽感”狠狠击中了下沉市场,上线不到两年,月活跃用户接近两个亿!
对比一下:
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十年经营,付费为主;
红果短剧,完全免费、剧情极度猎奇,一看就停不下来;
优爱腾经营多年的剧集市场,硬生生被“抢走”两亿用户。
这不是“平起平坐”,是一场维度不同的战争。
案例四:内容创作者的“收割计划”
作为前“西瓜视频”创作者,我们深有体会,自从西瓜视频并入抖音生态后,创作者的收益直接下滑90%,我们团队直接倒闭。
为什么?因为抖音控制流量和分发,你不能再靠内容赚钱,只能靠平台“赏饭吃”。
当平台不再激励精致内容、而倾向于短平快的消费型内容时,整个内容生态就会滑向粗制滥造与低俗媚俗。
我为什么说它“有罪”呢?从商业逻辑上来看,它的一切操作都合情合理。但正因为它太合理,所以才可怕。
罪一:垄断舆论,摧毁生态
抖音现在几乎垄断短视频市场,连其他平台联合起来都难以匹敌。
在这种绝对优势下,舆论也被平台引导:你想发声,得靠它;你想推广,得买它的流量;你想生存,得玩它的规则。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
结果就是:
企业家不研究产品了,只想着怎么上抖音拍段子;
品牌不做研发了,天天搞营销搞“带货”;
内容创作者不写剧本了,开始做擦边、整活、蹭热度。
所有行业都在向下内卷,谁也做不出精品。
罪二:以“免费”为名,杀死“精致”
抖音的打法永远是“先免费、后收费”:
汽水音乐一开始免费,后来看广告换会员;
豆包AI目前免费,未来一定会嵌入推增值服务;
红果短剧完全免费,看得上头,下一步就是会员和广告;
抖音商城“全网最低价”,但退货率极高、售后混乱;
抖音引导的,是一场全行业的“降维战争”。
结果就是:
精致内容没市场,粗制滥造横行;
真正投入研发、打磨质量的公司被活活拖死;
用户看似“省钱”,实则浪费了时间、牺牲了体验、买了劣质产品。
免费,往往是最贵的代价。
抖音用一个超级平台,撬动了N个行业,用“免费”“低价”“算法推荐”摧毁了一切竞争。
但问题是:
当所有人都在抖音里生活时,我们的选择还剩下什么?
当产品都向“劣币驱逐良币”方向发展时,用户还能得到什么?
当企业不思研发、只拼流量时,这片土地还会有创新吗?
抖音不是罪恶的化身,但它所引导的方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惕。
《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证明,用户愿意为质量买单。
中国互联网不缺低价,缺的是愿意深耕品质的耐心与环境。抖音的流量霸权正在将多个行业拖入“向下卷” 的泥潭。
这场以“杀死同行” 为目标的扩张,或许能让抖音成为互联网的 “秦王”,但历史早已证明:垄断带来的不是繁荣,而是生态的凋零。
最后,还是那句话:抖音,我承认你很优秀,但我要对你说NO!
转载请注明:可思数据 » 抖音七宗罪(第五罪)——杀死同行
免责声明:本站来源的信息均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或转载于第三方平台,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elon36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