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行业每天都有无数新项目涌现。根据 TokenInsight 数据,仅 2023 年上半年就有超过 1,500 个新的链上应用上线;但其中 80% 在三个月内就失去了活跃度,甚至被市场遗忘。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技术和产品并不足以让项目被看见,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嘈杂的信息流中争夺用户的注意力。
传统的广告投放在加密圈效果有限。Messari 的研究显示,超过 60% 的加密用户表示他们对“广告式宣传”几乎没有信任感,而更倾向于依赖社区讨论和意见领袖的推荐来判断一个新项目是否值得关注。这意味着,在去中心化的叙事环境下,信任和共鸣比单纯的流量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成为项目品牌曝光的关键抓手。KOL不仅是“放大器”,更是“信任的载体”和“叙事的共建者”。他们能把复杂的技术转化为受众容易理解的语言,把冷冰冰的产品变成带有情感的故事,并通过社区的扩散网络形成病毒式传播。
然而,很多项目虽然知道要找KOL,却不知道该怎么用。结果往往是:钱花了,声量有了,但用户没留下,品牌也没沉淀。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和实操经验,拆解五个实用策略,帮助Web3项目更高效地用KOL实现真正的品牌曝光。「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加密货币的品牌方都在做什么」
KOL在Web3行业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在Web3的世界里,KOL几乎已经成了项目传播的“标配”。无论是DeFi协议、NFT项目还是链游,大家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去找KOL帮忙宣传。原因很简单:相比冷冰冰的广告,用户更愿意相信他们熟悉、关注已久的人。这种“熟人推荐”的信任感,往往能帮项目快速获得第一批关注和用户。「深度阅读:Web3营销趋势深度预测」
目前的情况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新项目冷启动时,通常会同时找头部KOL做背书、中腰部KOL产出深度内容、以及大量长尾KOL在社区里扩散,从而形成“点燃—放大—渗透”的传播链路;第二,KOL的角色不再只是转发推文,很多会参与AMA、Spaces、播客甚至测试体验,逐渐变成项目叙事的参与者;第三,KOL常常和空投、社区活动结合在一起,既能带来声量,也能推动用户转化。
从趋势来看,KOL在Web3的玩法也在不断变化。过去单纯依赖少数大V的模式正在失效,越来越多项目更重视“社区小KOL”的草根扩散;内容形式也更加多样,从图文推特扩展到视频、播客、长文分析,甚至链上数据解读;而在选择KOL时,项目方也不再只看粉丝量,而是结合社交数据和链上数据,去判断他们的受众是否真实、有价值。
可以说,KOL正在从“单向的传播工具”变成“共同讲故事的伙伴”。未来,谁能用好KOL,就更有机会在拥挤的Web3叙事里被听见。
五个用KOL实现品牌曝光的策略
明确品牌叙事
在Web3行业,信息流量极大,新项目层出不穷。用户很容易“左耳进右耳出”,所以能否被记住,关键是有没有一个让人愿意传播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广告语,而是你项目的核心叙事。
好的叙事通常具备三个特点:简单、能打动人、还要有根据。比如一句“让任何人都能成为流动性提供者”,比一长串复杂的白皮书解释更能打动用户。NFT项目讲“身份与文化”,GameFi强调“边玩边赚”,这些关键词能触动情绪,让受众自然联想到价值。如果再能配合一些真实的数据或案例,就会让故事更有说服力。
KOL的作用就是把这个故事带给更多人。但如果你的故事本身模糊不清、缺乏亮点,那么哪怕再多的传播,也很难留下记忆点。所以在找KOL之前,先问问自己:我们想让别人记住什么?
选择合适的KOL
很多项目在找KOL时容易犯一个错误:盯着粉丝数最高的那几个大V。但在Web3,这样做往往事倍功半。因为加密圈的用户分层明显,不同人群关注点完全不同。进阶技巧 → 解锁KOL挑选指南
一个拥有几十万粉丝的行业大V,可能发一条推文带来很多浏览,但大部分受众并不是你的目标用户。而一个专注于DeFi的小KOL,粉丝虽然只有几千人,却刚好都是最可能用你产品的那群人。相比大范围曝光,精准触达才是更有效的品牌曝光。
所以,选择KOL时不要盲目追求声量,而要先想清楚:我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活跃在哪些圈子?他们平时关注谁?如果你是NFT项目,找懂文化的创作者更合适;如果是链游,玩家公会或游戏主播才是关键。找对人,比找“最火的人”更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合适的KOL?不知道从哪里与KOL合作?可联系专业团队ChainPeak来为你精准匹配合适的KOL合作,免费查看KOL资源
搭建分层的KOL矩阵
如果只依赖一个KOL,很容易把传播做成“一锤子买卖”。更好的做法,是搭建一个分层的KOL矩阵,让不同层级的人发挥不同作用。
头部KOL负责制造大声量,他们能带来第一波关注和背书效果。中腰部KOL擅长深度解读,他们的内容能让用户更好理解项目价值,甚至形成教育作用。长尾KOL和社区活跃用户,则能在小范围内不断发酵,制造一种“大家都在聊”的氛围。
这样的组合能形成“点燃—放大—渗透”的链路:头部点燃关注,中腰部放大价值,长尾渗透社区,三者叠加形成滚雪球效应。相比单点爆发,这种矩阵打法更持久,也更容易沉淀成口碑。
进行共创内容
很多人把KOL合作理解成广告位——给钱发一条推文。但用户并不傻,他们很容易识别出“硬广”,然后选择忽略。所以,更有效的方式是让KOL真正参与进来,共同创造内容。
比如邀请他们参与产品测试,写下真实体验;或者一起做AMA、Spaces,和社区面对面交流;甚至放手让他们用自己的风格创作内容,不必事无巨细地控制话术。这样的内容更真实,也更容易让他们的受众买账。
另外,共创还能让项目方和KOL建立长期关系。KOL不再只是短期的“传播工具”,而是和你一起讲故事的伙伴。对用户来说,这样的合作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激发信任。
借助事件营销与话题驱动
曝光如果没有记忆点,很快就会被遗忘。真正能让品牌被记住的,往往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比如上线产品、完成融资、达成合作,或者举办一次大型空投、挑战赛,这些都是天然的传播节点。
当这些事件发生时,结合KOL一起做集中传播,就能形成短期的声量爆发。用户不只是看到一句口号,而是看到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比如“某项目上线三天交易量突破一亿”,比单纯说“我们是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更容易被传播。
事件不仅能制造话题,还能让用户有参与感。通过KOL带动用户参加活动、创作meme或分享体验,能形成UGC的二次传播,把影响力推向更广的社区。这样,曝光不只是热闹一下,而是能真正沉淀为品牌认知。
总结
在Web3行业,KOL已经成为品牌曝光绕不开的关键节点。但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不在于“找多少人发了多少条推文”,而在于有没有把策略用对。本文提出的五个方向,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讲好故事和找到合适的讲故事的人。
好的故事能让人记住项目,合适的KOL能把故事传递给对的人。而分层的矩阵式合作、真实的内容共创、以及与事件结合的传播方式,都是为了让这个故事传播得更深、更广、更自然。与此同时,项目方也要意识到,KOL能点燃火花,但火焰能否持续燃烧,靠的还是产品价值和社区共鸣。
最终,品牌曝光不是一次性的流量操作,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项目方如果能把KOL当成共建伙伴,而不是广告渠道,就能在一次次传播中沉淀出真正的品牌认知。这才是Web3时代用KOL做营销的意义所在。
常见问题答疑(FAQ)
Q1:小项目预算有限,怎么做KOL营销?
A:不要一味追求头部KOL,可以从中腰部和长尾KOL入手,投入少但更精准,效果往往更好。
Q2:怎么判断一个KOL的粉丝是否真实?
A:除了粉丝数,看互动率、评论质量,还要结合链上数据。如果粉丝从未参与过链上活动,那价值就有限。
Q3:如何避免合作效果“一次性”?
A:把KOL当成长期伙伴,而不是广告渠道。可以让他们持续参与测试、活动、AMA,建立长期关系。
Q4:KOL带来的曝光能转化成用户吗?
A:能,但前提是叙事清晰+活动设计合理。曝光是入口,最终还是要靠产品体验和社区氛围留住用户。
转载请注明:可思数据 » 如何用KOL实现Web3品牌曝光?
免责声明:本站来源的信息均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或转载于第三方平台,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elon368@sina.com